成都的建筑美学

2023-08-15 09:07:04


     第31届世界大学生夏季运动会于2023年7月28日在熊猫故乡--四川成都盛大开幕。这让成都这座千年古都再一次成为今夏世界瞩目的焦点。作为一座千年古都,自古蜀国开明王朝起,成都之名沿用至今,成都也因此成为世界罕见的自建城起从未更名的城市。

    建城数千年,成都的建筑也在历史长河里淘洗出了自己的特色,有的因地制宜依山傍水,有的所居成聚,拔地而起,无论是古代还是现代,这座城市都留下了众多令人赞叹的建筑,它们或代表着成都建筑的美学和风格,或彰显了城市的文化底蕴。

    下面就跟随小编的步伐一起走进这座古都,一览其建筑之美。

    一、古朴典雅的古代建筑

    1、青羊宫

    青羊宫始建于周朝,原名青羊肆,乐朋龟《西川青羊宫碑铭》说:“太清仙伯敕青帝之童,化羊于蜀国。”后成都市青羊区也因此得名。

    青羊宫有着“川西第一道观”“西南第一丛林”之美誉,建筑风格充分体现了中国传统建筑的精髓和特点,如飞檐翘角、琉璃瓦、斗拱等,尤其是彩画的运用,更是让整个建筑显得十分艳丽绚烂。

图片关键词

  2、杜甫草堂

    说到成都独具特色的古建筑,就不得不提杜甫草堂。杜甫为了躲避“安史之乱”,携家眷从甘肃辗转来到了成都,在西郊修建了茅屋居住,杜甫将其称为“成都草堂”。

图片关键词

  杜甫草堂整个建筑均系木构平房,富有川西民居朴素雅淡的浓郁气氛。园林以楠木、竹、梅为基调,是川西著名古典园林之一。其实草堂也经历了多次摧毁、重修的过程,如今我们所称的杜甫草堂其实是在1985年全面修复过的建筑群落。

  变迁的是建筑本身,不变的却是一份属于成都的诗情画意和中国文学史上的“圣地”沉淀。

  除此之外,文殊院、望江楼、安顺廊桥、都江堰等古建筑也以风格独特、具有历史纪念意义闻名。整体来说,成都的古建筑保留了各个历史时期的风貌,展现了成都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。


    二、中西合璧的近代建筑(1840-1949)

    1、华西坝建筑群

    20世纪初,成都的城市建筑开始发生巨变,开始逐渐在中式风格中融入了西方建筑理念。

    这一时期,成都最有代表的建筑当属华西坝建筑群。1910年,来自美国、英国、加拿大的5个教会组织在成都创办华西协合大学(又称华西联合大学)。后来,华西协合大学所在的这一片区域被称为华西坝。


图片关键词

   这里是西洋文化传入中国西部的第一个窗口。东西方文化在华西坝进行了半个多世纪的摩擦与碰撞,才最终形成了今天独树一帜的风格。

   虽面积不大,华西坝却涵盖了29处优秀历史建筑,融合了中式古典园林与西洋宫廷花园的风格,青砖灰瓦,简约大气,又含蓄典雅,有着民国建筑一般的沉浸感,是特定历史环境下建筑中西结合的产物。

    2、刘氏庄园

    成都近代的历史丰富而复杂,建筑风格既不同于徽派的“青砖小瓦马头墙,回廊挂落花格窗”,也不完全西化。

    坐落于成都安仁古镇的刘氏庄园,于1932年由大地主刘文彩建造,是一处具有典型中西结合建筑风格的建筑群,也是中国目前规模最大的近代地主庄园建筑群。

    在外观上,刘氏庄园采用了传统的青砖灰瓦结构,极具地方色彩,简洁而不失庄重,在风格上又吸收了西方城堡和教堂的特色,堪称中西合璧的建筑典范。

图片关键词

    三、创新绿色的当代建筑

     进入21世纪,成都的城市建筑又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。现在当代建筑在外观设计上更大胆,更具艺术性、创新性和风格化,如天府国际金融中心双子塔、交子环,丹景台城市之眼,熊猫基地观光瞭望塔等。

    也有融入了很多成都城市文化元素的地标性建筑,如天府艺术公园、成都博物馆等建筑。这些建筑或以其独特的美感,或以其出色的设计和超前的理念,成为了城市的新地标。

图片关键词

       此外,成都的现当代建筑在功能上更加注重环保、节能、智能等特点。

      在成都兴隆湖畔,坐落着西南地区第一座近零碳建筑。这座总建筑面积7.8万平方米的“庞然大物”,通过保温隔热、自然通风采光以及新型材料使用等一系列举措,使其比其他办公楼平均能耗低1/3至2/3,实现美学和节能完美结合。

图片关键词

  成都的建筑美学,融合了中西方文化,体现了成都人进步的思想和国际化的审美理念。城市建筑的变迁,也反映了这座城市文化不断发展和融合的过程。

 千年以后,人们或许会问:“何以成都”?而我们会自豪地回答:“因为成都有着数千年的灿烂文化和无数因需所聚的建筑,因为成都人有着独特的智慧和创造力,因为成都是一座绿色、繁荣的城市。”



京ICP备18046645号-1